【明報專訊】無綫與邵氏投資拍戲,傳聞部分客串藝人只收過一封「無言感激」字條的利市。
曾志偉早前曾在訪問中透露﹐在《72家租客》中,沒有待薄任何藝人,話雖如此,但還是不斷有人拿這傳聞來嘲諷無綫。
據筆者所知,在無綫有份投資的電影中,不少客串合約藝員都是只收象徵式報酬,或者當騷計,所以他們聽見再有無綫電影找他們客串,紛紛耍手擰頭,不願再拍。這些「推戲」的藝員,不是簽無綫做經理人的,多半是簽騷的合約藝員,他們在外面拍電影收的叫價,與無綫一個騷錢有頗大距離,替無綫電影客串過一次已夠。
明知收不足片酬,想拍戲寧願在外面接,所以他們會以種種理由推掉客串邀請,除非是做主角。做主角一來可以過足戲癮,二來收的是一部戲的酬勞,不是客串價。
任勞任怨的是那些與無綫有經理人合約,但未走紅的「親生仔女」,他們不介意以極微薄的收入客串演出,希望爭取拍電影的經驗。
筆者認為無綫如果與邵氏繼續合作開戲,最好訂立一套與電視不一樣標準的報酬方式,以免日後再多事端。曾志偉公開說過,希望藝員們將來拍無綫電影可以收回市價,也不需要一定收足,收七八成已經很好。
不少娛樂集團都有經理人部門,旗下藝人演出自己公司投資的電影,多半會較外面所收的便宜,並非只有無綫如此,但所謂便宜,不是與市價有天地之差。
拍電視劇與拍電影的確不同,沒有票房保證或戲劇效果的,拍電影的報酬的確很低,一旦在電影有了市價的話,就算可收友誼價,不應太低,亦不能每次拍戲都比外面低。
電影與電視是兩個不同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