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無綫與邵氏繼《Laughing Gor之变節》後,賀歲檔會上映群戲《七十二家租客》,今年亦將不停開戲。
《变節》是去年暑假最賣座港產片,對重新開始投資拍戲的邵氏來說,無疑是強心針,估計未來無綫通過與邵氏及其他電影公司合作,與電影的關係愈來愈密切。既然如此,無綫應該努力爭取電影金像獎播映權,搞好與影圈的關係,亦為將來在電視以外的電影勢力發展,建立較好的基礎。
以無綫目前一台獨大之勢,加上大多數本地電影公司轉戰內地搞合拍片,邵氏擁有先進的片廠,聲言全力在本地攝製的方針,不難再成為本地的電影霸主。電視市場無綫雄霸數十載,遲早一天會有變化,再發展電影,是很好的方向。無綫的電視業務,已很難進一步擴展,在香港市場拿到八、九成觀眾,早已飽和,海外市場亦無過去之優勢,競爭白熱化。
外地電視不似香港般無競爭可言,在劇烈的你爭我奪之中,必然有更快速的進步,無論是戲劇與綜藝節目,鄰近地區都有不少佳作,無綫要向外輸出節目,就要面對競爭。
中文電影市場因內地而不斷擴張,需求多,只要做得好就有利可圖,這時入市是最佳時機。
其他公司在內地攝製,邵氏、無綫以本身優勢留港拍攝,別樹一幟,也是不錯的策略。
估計無綫在金像獎投標所出的數字,與亞視相差不外數十萬元,亞視財政緊絀仍可以付出,無綫不應斤斤計較這一點支出。
今年失去轉播權,未來當然可以用錢搶回,但與電影人的關係就不是這樣。電影是人才行業,要吸引人才,不單是金錢作用利益關係,是要讓人相信無綫對電影工業有利益以外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