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競爭不等於打破壟斷

政府正就三個新申請的免費電視牌照進行公眾諮詢,消息指很有可能會同時把牌照發給三家申請公司。

社會早有呼聲改變本地近乎壟斷的電視市場,加入新競爭者是其中一個辦法。

但新競爭者出現,真的可以解決無綫一台獨大的局面嗎?

無綫不是沒有對手,一直以來,亞視都是無綫的競爭對手,但沒有把市場平分。

一直以來,亞視歸咎無綫壟斷了歌手,又指無綫有慣性收視,甚至在廣告策略上排斥亞視。

現在無綫與四大唱片公司因版稅問題冷戰,四間公司旗下歌手,已可亮相其他電視台,但亞視未有因此而得到任何收視的好處。

這情况至少證明了壟斷歌手不是造成市場壟斷的主因。過去也許是,現在不是。

無綫的音樂節目《勁歌金曲》也因收視不濟而需要救亡,歌手不再是收視的保證。

慣性收視的差別,只在兩台有同樣好節目時較明顯。不用做調查,也知道近年亞視在節目內容上無法吸引大部分觀眾,連一些亞視擁躉也開始流失。

廣告客戶是電視台的顧客,也希望亞視做得好,多一間電視台可落廣告,可惜亞視沒做出成績。

明年可能多三家免費電視,應該不是使用大氣電波傳送節目,是經由光纖網絡傳送。

令人頭痛的機頂盒問題,估計也會解決。未來的免費電視需可接駁現存機頂盒,或可同時載入無綫、亞視的頻道,像現時now的高清解碼盒一樣。

這些免費電視出現後,怎樣可以把壟斷的市場打破,現在還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