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偉學佛之路:我問自己,準備好出家了嗎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知道出家人為何要化緣?侍婢告訴少奶外頭有出家人來化緣,少奶說:「好呀,攞些今日新鮮的飯餸給師父吧!」這是一種發心!

化緣是給機會大家發心,令到大家有機會種福。

20年前,志偉被這個故事深深感動,從而展開學佛之路,並且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一個開心存活的方法!

「我問自己,準備好出家了嗎 」志偉:心存感恩

佛緣

志偉40歲開始學佛,正信佛教令他的人生更圓滿實在,正信是明白道理而不是迷信,所以他說自己是學佛,而不是信佛,目的是學習內裏的真理。

「學佛的最大得着,是改變我對事物的睇法!」

某年某大品牌聯絡志偉,說想找一些藝人的肖像放在產品上,但知道逐個傾好貴,於是找他:「曾生,你幫我搵藝人啦,我可以捐筆錢俾你做善事。」

「當時他們說捐150萬元,我便決定捐3部防癌儀器給威爾斯親王醫院,誰知簽約時只得100萬元,如果那時我未學佛,一定拒絕,我覺得俾人搵笨會好嬲,我該如何衡量這件事呢?」

志偉立刻打給師父,師父問他:「你當時有冇聽錯?1%都有可能聽錯㗎?如果聽錯就慘,損失了買2部儀器的機會,你知唔知可以幫幾多人?就算係那個人講錯,或者他有好大苦衷,但你仍然可以幫到人;就算存心呃你,無咗一部儀器幫人,係對方承受啫,你仍然成全自己想做的事,有乜損失呢?」

「聽完之後,我好開心去面對這件事,亦不再諗是否被騙,更加明白凡事不要企硬在自己的角度,搵我笨的就是衰人?衰人與否是他的事,懂得這樣看,所有事情就能處之泰然,學佛不是年齡上的快慢,而是一接觸就發覺很適合自己,我始終相信佛教是依法不依人,初學時有很多傻瓜的想法,好像師父的衣服,為甚麼韓國、日本的這麼漂亮?如果中國可以灰色袍襯粉紅邊,男性就炭灰色,若然個個像我,今日佛教就會一塌糊塗,因為大家要依法,而不是依人,長大之後更明白,20年的學佛過程中,印證是最重要!」

這些年來不少師父問志偉會拍佛教電影嗎?《佛陀傳》抑或《觀音大士》?

「我想拍《弘一傳》(李叔同),他是我的偶像,由出世拍到剛出家為止,拍的原因是要影響一班非佛教徒,與其拍一堆大家都不明白的東西,不如講這個會蒲妓院、娶二奶的靚仔,會頭也不回突然出家的故事,而且他是最嚴的律宗,你們又會否諗一諗出家的意義呢?

「於是我又問自己:準備好出家了嗎?志偉你想大成或小成?點解會揀這條路?點解會學佛呢?大部分人都希望大成,鍾意普渡眾生而不是修自己,我和自己說,作為一個藝人有這樣的因緣,當中一定有甚麼啟示?今日大家認識曾志偉,你一定有個任務。大部分人弘法都是穿上伽沙,那麼有沒有着住這件衫去弘法的呢?當時我決定10年內都不會出家,但要用行為去證明,所以短期出家之後2年,完全沒有拍過戲。93年用了1年時間,減災扶貧,跑了13個地方;94年周圍去坐禪,成立了兩個基金,結果我還是回到這個大染缸,我覺得要入世些,所以我食早齋,如果晚上都吃,別人會覺得搵我出來好無癮,我也就沒機會接觸其他人,我想和大家一樣平常地生活,但心裏又覺得要做一點事情,於是每年戒吃一種最喜歡的食物,今年是我最愛的炒蜆,在台灣食雞煲前會先來一煲胡椒鹽水,將新鮮蜆放落去淥來吃,其實好殘忍!我最早戒蒸魚,每次侍應拎條魚埋來,我就覺得好像拉一個人過來,問你:『係咪殺佢?』一樣!所以最早戒了!

口孽

有天志偉和師父傾偈,對方問他有持戒嗎?

他老實地說:「師父我點持戒?淨係犯口孽都犯死啦!做主持,成日要講嘢令大家開心!」

「師父好好,常常用一個英文字來講學佛:Casual!我們不用硬性執行,為持戒而改變,這樣好辛苦的,這就是一個好導師!好像李小龍從來沒有批評過詠春,他覺得有更實用的,便創立了截拳道,所以我們不要執着於這樣是對、那樣是錯,其實原來是怎樣的?所以我說依法不依人!好的師父給你一個方便的方法,讓你慢慢體會、改變!

「另一次我在南京寺廟,遇到一位素未謀面的大師,對方肯定不知道我是甚麼人!『你做乜㗎?』『拍電影。』『大菩薩!』『吓!』『佛陀所做的事是希望人人過得開心,你的工作就是要大家開心,菩薩!』人家不知我是好人或壞人,但他先引領我入這個門口,這才是最難的事,所以他用一個顯淺的方法令你覺得原來教人開心而已,這就是高僧大德!所以朋友問我學佛該看甚麼書?先看漫畫吧,蔡志忠的最好,簡單易明,我永遠買一大堆送給人。

「13年來我去加拿大做減災扶貧義演,做完開場我慣性捧着籌款箱到台下每一個人面前,望着對方,我給你機會做善事呀,你唔做?那無辦法,我不會嬲,只是覺得可惜!初初學佛,想做慈善工作,去台灣拜會證嚴法師,她搞的慈濟功德會十分成功,當時我在等,聽到法師和4個為新疆雪災送禦寒衣物的男士說:『你們要記住,一定要拎着捐贈物品,望住受惠者的眼睛說多謝!你的心裏一定要存在感恩,因為今天你送東西給他,而不是他送東西給你,要感恩災不在你家,而在別人的屋企,你要感恩今日可以有機會做所有的事,是他帶給你讓你種到福,你要好誠懇多謝人家!』我覺得和敲門化緣的道理如出一轍!

出家

志偉在慈濟經歷最感動的一次,是那年他去拜訪位於花蓮的慈濟醫院。

「由出來接待到開示我的,全部都是末期癌症病人,由一班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告訴我們生命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整餐飯我都哭個不停,慈濟有一層樓是給末期癌症的家人,讓他們一起走這最後一程,裏面不單止佛教徒,還有天主教、基督教,只要是自己接受的宗教,告訴你不用驚,你要去的地方是好開心的,你說這有多偉大呢!」

短期出家之後,志偉常常帶團去台灣坐禪,每間寺廟都去坐,體會不同的寺風。

「我鍾意佛教給很大的方便,顯宗、密宗和禪宗,不同的方法,你只需揀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第一次短期出家,也鬧了個笑話,本來約好時間,之前拍戲因為下了兩日雨而拍不完,但剃了頭便連不到戲,師父說可以讓我例外一次,但我說怎麼可以這樣?反正半年後又開班,就下一次啦!又到開班前夕?咦?怎麼這麼多師父來接機?那天因為我要去律師樓簽買賣合約,否則就已上了山,師父解釋原來今年改了制度,男女分開,但他們幫我報錯了女眾那邊,結果也出不到家!師父開示謂別說是短期出家,很多人出家都遇到很多障礙,種種孽障不讓你去,有些去到門口跌低而出不到家。

最近因為黃浩的掌摑事件,雨過天青後記者打給志偉問他有多開心?志偉只說:『兩個字:放下!』我都放下了,你幹嘛還要來做訪問?那跟和尚揹女人過河的佛偈一樣!從來沒放下過!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是如何去揀一個開心生存的方法,世間一切事物必然有因果關係,這不是甚麼迷信,你這樣做就會有怎樣的報應!其實這是你的人生選擇,你揀了這樣的事,自然有這樣的後果,我們最緊要問心無愧,問問自己出發點是甚麼?如果是正確的就沒問題!說到底現在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一刻,60歲生日那天我說的活在當下就是這個意思。過去的就讓它成為過去,回想也是徒然,無論開心與否,將來的事嘛,你想的又未必會發生,所以當下是最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