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表,你好嘢!》 編劇吳沚默 以喜劇呈現 中港矛盾

沒想到尋常師奶時段播出的輕喜劇《老表,你好嘢!》,其迴響及風頭竟蓋過剛播畢的台慶劇《大太監》,從播出以來更收到絡繹不絕的投訴,一時被投訴抹黑內地人,轉過頭又被指摘醜化香港人。貴為《老表,你好嘢!》其中之一的編劇吳沚默(MoMo)解釋,當初只希望以喜劇手法表達一直存在於中港兩地的問題,沒想到的是兩地的觀眾沒有預期的幽默感,取而代之的是連綿不絕的對號入座式敏感。

生於江西的吳沚默,於珠海讀中、小學,直到17歲以超高分數成了資優生,繼而考進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電影系,甫畢業所參與的第一個作品便是電視劇《老表,你好嘢!》,問心,以吳小姐如斯中point的兩地人身世來編寫中港矛盾題材的劇本,大家還有甚麼好投訴?撰文:林敏怡 攝影:李瑞元

其實《老表,你好嘢!》靈感源於N年前的電影《表姐,你好嘢!》,但這電影也有20年歷史,問題是過去20年的中港關係又起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如此多資料、多問題、多借喻的題材,實在想不出原因不去拍吧?

矛盾變成矛頭

《老表,你好嘢!》播出以來,幾乎每天收到投訴,時而被投訴抹黑內地人,轉過頭又被指摘醜化香港人,矛頭更直指幕後的編劇。

「我自己是內地人,也是在香港生活,醜化哪一邊都沒着數。

「我只是想用喜劇形式表達中港問題,就算我們不怕這個題材,你敢說兩地就不會有中港矛盾問題嗎?這個劇某程度上是想大家去思考中港矛盾的問題。」

矛盾解不了,沒想到竟成了矛頭。

「自己也是過來人身份,當年我也沒覺得被歧視!」(你生得靚女啫!)

「問題是看你是否願意投入和融入這個城市,要是你有去付出過,這地方的人大多很願意接受你。」

一矢中的!為甚麼兩地人不能共融?內地人來香港只管拼命掃貨,香港人回國內就盡情吃喝,在他們而言,都只是一個過程,況且來花錢的,為甚麼要花時間跟你共融?

編劇Vs藝員

大家可能會認為做到真正的中港共融是談何容易的事?但真實的例子就是,吳沚默17歲便離開家人,獨個兒來到香港完成4年的大學課程。

「爸爸是醫生,媽媽也是醫護人員,可以說是在小康之家中長大,因為高中時看過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便深深迷上電影,更立下決心要來香港修讀電影。

「初來步到便入住大學宿舍,雖然廣東話還是說得東倒西歪,甚至試過參與學校話劇時太緊張,而把台詞說成粗口,但同學們都沒有笑我,所以我一直都好開心。」

輾轉4年,吳沚默初登編劇,原本首部作品便惹來這樣大的迴響,對於新任編劇的她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沒想到的是吳沚默的經歷比起她筆下的橋段更為曲折。

「我一直也喜歡表演,大學已入話劇班,但知道自己並不是專科演員,所以還是打算乖乖的當編劇,做編劇時認識了王祖藍,他便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藝員訓練班,我又即管一試。」

吳沚默一句「即管試下」,說時輕鬆,但實情是她從6000的應徵者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大概有5至6000人交表格,但只得1800人有機會去第一輪面試,然後幸運地pass了,我可以進入第二輪面試,考的就是要用一分鐘說一個感人故事,其實我知道自己講得好好,七情上面,但over了一分鐘,還以為會名落孫山,怎料還不夠兩天,便收到電話告訴我成為第26期藝員訓練班36位學員其中一人。」

給自己3年投資期

才不過剛好22歲,大把青春去試,就算有甚麼差池大不了回去當編劇,吳小姐笑言:「我也認為當編劇還是應該多一點人生經驗,而artist就是一個可以讓人極速成長的職業。」

就是這樣,吳沚默戰戰兢兢走進藝員訓練班的教室。她回憶當天的第一個感覺:「面對的都是靚女,我算甚麼?又沒身材又不太特別靚……」

後來到真正上完堂,吳沚默才搞清楚做藝員到底是一回怎麼事

「Artist真的是專業人士,當我投入演出的時候,我根本不會再介意自己靚唔靚?」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演員是沒安全感也沒實在感的職業,不知道吳小姐打算放多少時間在演藝行業?

「簽了公司3年,就3年吧!

「我不是說3年內要上位,因為就算在旁人眼中我的發展不太如意,但若然我對這工作還是有熱情的話,我還是會繼續給時間自己待下去。」

也對,才不過22歲,3年後還是得25歲,還大把青春。

《老表,你好嘢!》 編劇吳沚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