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Q:為什麼會有這兩版?
A:壹電視大獎去到第二十一屆,本人參與了近十屆。多年來,收過無數讀者的提問,趁機會選取一部分解答。
Q:為什麼得獎名單佔絕大部分來自無綫,你們跟無綫有親嗎?
A:為公平起見,提名名單只限免費頻道的自製節目。亞視的自製出品數量較少,提名名單上的比重當然不及無綫。壹電視大獎以讀者投票為依歸,結果全傾向一間電視台,主辦單位無權左右。換句話說,從得獎名單分析,是讀者跟無綫有親,不是我們。來年本港將會開設多條免費電視頻道,如果競爭大了,或可扭轉局面。
Q:為什麼某某某一年做三套劇集的男主角也入不到十大電視藝人?為什麼某某某在無綫台慶拿了獎在壹電視大獎食白果?是不是造馬?
A:如果敷衍地回答,我會答兩個頒獎禮的結果有出入,跟男性喜歡潘霜霜類型美女一樣合理。我嘗試運用這十年的經驗解構一下:無綫的頒獎禮在十一月舉行,壹電視大獎多在二月開始接受投票,中間有接近四個月時間,足夠發生任何事。例如一直很紅的突然傳出醜聞,形象大損。讀者投票是一種依靠感性多於理性的行為,任你在演出上有多大突破,讀者也有權不喜歡。而由愛變恨所需的時間,有時遠超大家想像的長,有時也遠超大家想像的短。
Q:為什麼某某某可以連續多年榜上有名,你跟他是好朋友嗎?
A:大約半年前,有位新入職的美容記者問我是什麼記者,我答不出來。十年前,做外娛,然後被安排處理壹電視大獎,算是變身娛樂記者吧。十年下來,我依然沒有九成九得獎者的聯絡方法,如果我是娛樂記者,可說嚴重失格。幸好我負責旅遊飲食。部分得獎者態度友善,例如同樣連續參與十年的佘詩曼,我會祝福明年再見,但我不能保證。部分得獎者態度不友善,例如XX,我會希望今生不再見,他下一年獲得足夠票數,我也無可奈何。本人跟某部分得獎者,交情可能算有,但依照一般人定義,絕不能稱得上好朋友。沒有動機要出手幫忙。
Q:為什麼沒有看電視節目的人可以處理壹電視大獎?
A:我有看呀。主要看英超歐聯西甲德甲,有線新聞是眾多新聞台當中最敢言的,朝早會看看財經節目,娛樂新聞也會間中望望。不是不想追本地劇,只是夜晚要返工要看電影要賭馬要吃飯,抽到時間看其中一集已經很難得。所以,我承認,我沒有資格對香港電視節目作出任何評論。連觀賞都沒有的人,有什麼資格指三道四?但我的母親是百分百巴仙的電視迷,可以由朝早重播時段一口氣看到深夜重播時段,她是我的靈感女神,而她最有資格代表一般家庭主婦發言,即是最受香港電視台看重的目標顧客。
Q:為什麼本年度的特刊,照片看上去有點點懷舊?
A:這題目是本人發問的。籌辦過程中,電視界的大新聞是一線小生花旦紛紛北上搵食,不論就業或是擇偶。金牌監製總有一日要退休,最佳拍檔也已經蟬過別枝。我們害怕香港本土電視演員們也會似南生圍、舊式屋邨、飛髮鋪,被時代沖洗,可以保留記憶時最好保留,難保往後的日子,我們要上橫店才找到他們的踪影。哈哈,咪講笑啦,哪有這麼多大道理?最緊要相片夠靚啦。不是嗎?
抽獎結果
贊助商(排名不分先後)
獎品贊助商(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