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o靓模在書展大出風頭,整個城市掀起o靓模現象,現在已是四月,部分o靓模又再準備拍攝寫真,並預告了有什麼看頭。
「快上快落」是很多行內人對o靓模的評價,近幾個月,o靓模的聲勢,真大不如前。
只賣性感的話,可賣的幾乎已經賣盡了,再在這方面突破,就變成人級數。
有幾部電影找過部分o靓模主演,事實證明除有助宣傳外,無助票房。觀眾對電影要求與娛聞或寫真不同,這點是很易看到的。
話得說回來,雖大部分o靓模除天賦本錢外,未見有任何演藝才華,但當中少數在演戲方面還是有潛質的。
有潛質不是指可以立即上位,還需要多些演出機會,或繼續進修,才可以有較成熟的演技。
可惜香港不流行偶像劇,o靓模與新一代本地藝人一樣,都很少演出機會,偶然有一兩部電影拍,演的都是閒角。當然,如果一開始便擔吃重的角色,所受考驗更大,所以最適合其實是拍偶像劇。
進電視台演劇的話,那幼嫩的演技很快便成為笑柄,因電視台的劇是多機拍攝,像演舞台劇,一場戲很多時是一氣呵成,而且拍攝時間緊迫,不像電影可以逐個鏡頭執。
雖說電視台是新人最佳磨練地方,但才華不夠是很難存活的。
o靓模最大困難是太本地化,要衝出香港不像娛樂報道所說般容易,不是去外地行一兩個騷就叫成功。
最大的市場其實是內地,看本地大部分娛樂圈人都向北方便知。
內地模特兒多的是,相比之下,本地o靓模條件真的不及,發展亦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