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這個訪問,是因為去年有網友翻出曹永廉2010年在兒童節目《放學ICU》中rap歌片段,形容為「曹永廉終極恥辱」,嘲笑他「皮笑肉不笑」。「那段時間確實不開心,不是看不起做主持,而是很擔心前景,整天在家裏黑口黑面,不說話,駕車時又想大叫,甚至想撞山,沒有想死,就是想發洩。」語帶無奈,可試問哪個中產港人沒有這樣的經歷?
坦白說,現在出這篇訪問有點out。只是,眼見新聞自由被打壓;《財政預算案》「減糖」,中產人士鬧爆曾俊華「孤寒人哋,闊佬自己」,突然覺得電視圈的中產、無綫藝員曹永廉有句話說得很好。「香港人真的很慘,你現在不拼搏,將來都不知道怎麼辦。」
單從經濟方面考慮,曹永廉說他其實很嚮往內地的生活。「在內地,你有錢可以過富裕的生活,無錢也能生活,平平哋生活,一碗麵幾蚊,可在香港,你沒法平平哋生活,搭車、吃飯,任何東西都貴,與收入不成正比,普通打工仔一個月萬幾蚊,怎樣應付衣食住行?結了婚怎樣養小朋友?我們這一行,大部分人都希望有機會返內地工作,一來搵錢多一些;二來在內地有了基礎未必想返香港,因為香港的生活壓力真的很大。」
賭一鋪
言歸正傳,說回曹永廉的故事。1994年以歌手身份出道,出了幾張不賣得的唱片,很快在樂壇消失;1999年,欠下銀行十幾萬卡數,抱着賭一鋪的心態簽約無綫;15年來,未試過大紅大紫,一直徘徊於一綫尾至三綫頭,新劇《守業者》中,飾演楊怡的前未婚夫,在32集中只有三集戲份。「做人很辛苦,如果我沒有入這一行,未必會這麼辛苦,雖然生活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好,但應該會比較開心,因為這一行要承受得住起起跌跌,承受不了會黐綫。」
話雖如此,他還是說他賭贏了,因為起碼還了債,如今又有兒、有女、有車、有樓。「一早已明白,這一行,很多東西都不能強求。不是灰心,是我會用心做,結果只能順其自然,不只我一個這樣,TVB很多同事都是這樣,去台慶或節目巡禮,有七成同事你叫不出名字,新人多到不得了。做這一行,紅了,很風光,但如果大家知道那些不紅的人是怎樣生活,你未必仍願意加入這一行,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小朋友入行。」偏偏,他太太姜依蘭又是出生於演藝世家,是命數?
信命數
曹永廉一早知道做藝人很被動,所以十多年前,他想過轉行,可每次一出去見工,就有角色找上門。「這些就叫天意囉,我的運氣也不算太差,起碼撑到現在。2000年的《妙手仁心II》反應很好,但之後好似停頓了,到《妙手仁心III》反應又很好,之後又是沒有甚麼起色,這可能是一個人的命數,我都信命的。」
現在他49歲了,已不會考慮退出娛樂圈,不過,工作之餘,也想嘗試搞生意,譬如去年就和哥哥及朋友合夥開茶餐廳。「想打開另一條門路,不想被這一行完全箍死。做演員雖然令我生活ok,我也喜歡,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個行業可以令我完全生活無憂,我不會再做這一行。」我們做人,誰敢說一定不會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