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傳媒轟無綫抄得太過分 《談情說案》疑抄日劇 廣管局接投訴

由無綫當家小生花旦林峯和楊怡主演的新劇《談情說案》,一直被指為山寨版《神探伽利略》,日本傳媒亦有報道事件,並批評《談》劇「抄得太過分」。有關文章在日本廣泛轉載,在日本雅虎新聞組留言版,網民幾乎一致對事件劣評,質疑這是「盜版之作」。香港廣管局表示,至今收到3宗關於《談》劇內容涉及「懷疑抄襲日劇」的投訴。

無綫強調《談》劇並非抄襲,在橋段構思上的確有參考其他創作,但亦加入大量本地元素,「如其中一集有一輛食環署洗街車,日劇一定無」。製作《神》劇的日本富士電視台公關部發言人表示,由於沒有看過《談》劇,現階段不評論。

報道於日本廣泛轉載

專門報道兩岸三地新聞的日本通訊社Record China,以「福山雅治主演的《神探伽俐略》被抄得太過分!香港新劇《談情說案》招來投訴」為題,報道相關事件。該報道說,早前蔡少芬主演的《飛女正傳》亦被指抄襲奧瑪花曼的電影《超女回歸》。

這篇報道連日在日本不斷被轉載,在日本雅虎新聞留言版,可看到日本網民幾乎對事件一致劣評,有網民說對類似事件麻木,有網民說「沒有一天是聽不到和中國有關的盜版新聞的」;更有網民直斥「什麼都不思考、什麼都不創作、只會要錢騙人和不停地編藉口,這樣的人和國家應該消失」。在香港,有網民在討論區留言說對事件感到「恥辱」。

無綫否認抄襲 「刻意本地化」

「我們是創作人,肯定不會抄襲﹗」《談》劇監製劉家豪強調並無抄襲,說創作時刻意把案件「本地化」,加插不少「屋企戲」,加上該劇以「談情」為主,與《神》劇完全不同,無懼被告侵犯版權,「你估查案劇是《神探伽俐略》發明嗎?我們的《刑事偵緝檔案》和《法政先鋒》也創作不少查案劇……事實證明一切,你看收視率便知,最緊要觀眾鍾意睇」。

劉家豪說,創作時曾參考《神》劇及美劇《CSI犯罪現場》,「如其中一集,有一輛食環署洗街車,這些日本劇一定無」,他說全世界的實驗室都差不多,至於角色同樣是警察和物理教授,他說這是刻意為兩個角色加入階層分別,「如果這樣也算抄,我們豈不是以後連醫生律師都不能拍?」

《談》劇男主角林峯表示未看過《神》劇,難評論兩劇是否相似,只知角色同樣是物理學家,但衣著打扮都不似,况且全劇只播了3集,「太早下定論了,不一定講物理就是抄」。他認為角色設定很不同,不怕事件會愈鬧愈大。

無綫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表示,《談》劇首3集平均收視為31點,首集最高曾一度達34點,是今年無綫表現最好劇集之一。他說據了解,沒有為劇集向日本相關電視台買任何專利版權,又說日本廣泛報道未必是壞事,「可能會發揚光大,不覺得有壞影響」。

學者﹕內地劇購版權 港落後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馮應謙表示,港劇涉嫌抄襲情况屢見不鮮,坦言近年香港電視台「抄風」日見嚴重,綜藝節目同樣抄襲外國題材。內地電視劇《醜女無敵》最近先買《Ugly Betty》的版權才拍,反而香港未有尊重版權問題,令人失望,「香港電視沒有競爭,好難有具創意的健康競爭環境出現」。

日傳媒轟無綫抄得太過分 《談情說案》疑抄日劇 廣管局接投訴

《神探伽俐略》中的實驗室分成兩層,滿佈氣喉及有樓梯上閣樓

《神探伽俐略》中的實驗室分成兩層,滿佈氣喉及有樓梯上閣樓。(資料圖片)

福山雅治飾演的湯川學,在思考案情時經常以食指掩鼻遮面,這個「伽俐略」招牌動作,令不少「福山迷」神迷癲倒。

福山雅治飾演的湯川學,在思考案情時經常以食指掩鼻遮面,這個「伽俐略」招牌動作,令不少「福山迷」神迷癲倒。(資料圖片)

《談情說案》中的物理學系實驗室與《神探伽俐略》中的實驗室設計十分相似,如有樓梯上閣樓、室內滿佈氣喉管等。(電視畫面)

林峯飾演的景博,思考時經常托下巴

林峯飾演的景博,思考時經常托下巴,雖與福山雅治的「伽俐略」招牌思考動作不同,但在衣著、性格及說話上亦巧合地有很多相似之處。(資料圖片)

日本通訊社Record China以「福山雅治主演的《神探伽俐略》被抄得太過分!香港新劇《談情說案》招來投訴」為題報道,引起日本網民熱烈討論。(網上圖片)

珠玉在前易銷廣告 上級指定參考外劇

無綫近年攝製的電視劇常被觀眾批評「抄通天下」,有知情者坦言,編劇都想寫自己創作的劇本,但上級不能判斷「新橋」是否能取得成功,唯一能保證成功的就是已有的成功例子,因此,內部的確存在「抄大橋」的情况,但其他枝節內容仍要由編劇創作。

枝節內容編劇重新創作

該名知情人士透露,劇本能否開拍,主要由創作經理、製作總監決定,他們會把來年開拍的電視劇向廣告商推銷,故此有時為確保能爭取廣告,的確會定下要依據某些在海外取得成功劇集的「大橋」或者包裝撰寫自己的劇本,不過,編劇們不會因此而少了工作。

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如《情人眼裏高一D》便被指與日本電影《反轉豬腩是王子》的大橋很接近,《巴不得爸爸》亦被說參考了港產片《難兄難弟》的包裝;而由電影變電視劇的過程,亦涉及重新創作的部分。

知情人士表示,有些劇集是先有概念,但這些概念可能與其他海外劇集類似,故編劇們都會作參考,可能因此令觀眾覺得電視台抄橋,如《鳳凰四重奏》的確是受日劇《百年物語》的說故事形式啟發;現正播放的《掌上明珠》亦有參考日劇《女系家族》,但內容不盡相同。即使是現時被指抄日劇《神探伽俐略》的《談情說案》,他說除了物理教授查案的主軸相似外,其他亦不相同。

他又說,1980年代初的《香城浪子》其實亦有參考外國的作品(日本漫畫《愛與誠》),只是大家以往資訊較少,才沒受到這種批評。

律師指劇本侵權難告法庭

究竟抄襲多少劇本才算侵犯版權?有多年處理知識產權案經驗的大律師王先生指出,過去未見過有涉嫌抄襲劇本的侵犯版權的案例,他說,要證明侵犯版權,首先要證明有抄襲,再要證明對方抄襲作品相當部分(substantial part),「不是100頁紙你抄10頁就等於只抄了一成,而是看是否抄了作品的重點或相當部分」。王先生坦言﹕「若被指抄襲者說只是參考,但內容全改了,就很難向法院證明是侵權。」

須證明抄襲「相當部分」

王又說,一般涉及作品抄襲的個案很難告上法庭,因為難以證明作品有抄襲成分,「除非兩個劇本真的很似,似得如一模一樣,否則很難告」,他舉例指早前涉《Harry Potter》侵權的事件最終亦無法「告得成」,「劇本就更難證明抄襲,因為太多空間可改動,改了部分內容還是否算抄襲?很難說」。

案件不同 DNA相近

《談情說案》被指抄襲日劇《神探伽利略》,日本yahoo網也有報道。

抄襲是十分嚴厲的指控,網上雖然有不少人對《談情說案》有這樣的指摘,筆者瀏覽過後,可成立的證據不算太多。

抄襲是嚴重侵權行為,要檢證很不容易,相似程度恐怕要近乎搬字過紙才成立。

無可否認,《談情說案》與《神探伽利略》無論在構思、人物設計、布景上真的有不少相同之處,無綫至少應承認這點吧。

雖說以科學方法協助破案的劇集多不勝數,《神探伽利略》並非唯一,但至少作者東野圭吾有其獨特之處,例如選取了用物理研究方法來破案。

近年最成功的同類電視劇應首推美國的《CSI》。因為成功,發展成多個系列,以科學鑑證手法破案,沿着這思路創作的劇集多不勝數,有以數學、心理學,甚至超出科學領域,以靈媒來追兇破案的。

所以,依據別人的思路,再去創新並非抄襲,創作人大方地說靈感來自某類劇集做法會更好。

《神探伽利略》雖然也是用科學方法,但範圍縮窄在物理之上,而且故事人物也有原創性,是先有偵探小說再拍成電視劇的,電影版更加好看。

《談情說案》案件與《神探伽利略》不同,但取了《伽利略》的「DNA」或「DNA」極之相近,這點不容置疑。

我們很難說無綫抄襲,但近年與外劇題材構思的情况又真的見多了,這對香港最受歡迎最有影響力的電視台來說,並非好事。

觀眾想看原創力較強的港劇是理所當然的,創作力疲弱也是無綫近年不難察覺的毛病。

文﹕郭繾澂

劇情錯引理論 觀眾斥不認真

在《談情說案》劇中的天才物理學家林峯是副教授,卻連簡單物理學的波動學相長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及「相消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也未能弄清,被網民譏諷為「所謂的科學是超出霍金知識水平」、「跟本唔夠班」。

《談》劇第2集,警方邀請林峯飾演的教授到案發現場,解釋為何在案發附近3個不同位置,有人聽到槍聲、有人卻聽不到,所應用的基本原理及數據均正確,但在解釋時出現矛盾,因為聽不到槍聲的地點,左右窗戶發出的聲波波長差距為10米,相等於5個波長,根據計算後,該點應是「相長干涉」,並非其解釋的聲波互相抵消。

該段播出後,討論區及facebook已有人討論這一情節,批評無綫製作不認真,連基本物理知識也沒有。據了解,《談》劇的編劇班底絕大部分是文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