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跟呂珊有不少機會見面,這個從小妹妹已認識至今,大大話話都有一段好長的時間,自從知道她除了出得廳堂上得台,唱得又演得之外,原來入得廚房,嘗了她不少美食之後,我們便因為食而有不少見面共敘的時候;今次約呂珊在雅博茶坊做訪問,跟葉惠民教授談起中國茶道,原來呂珊喜愛中國茶是從小受父親薰陶,令她品嘗每一口茶都能道出其茶香,彷彿走進法國葡萄園品嘗紅酒般的香醇。即將於6 月首度踏足紅館舉行個唱的呂珊,其歌藝又何嘗不是如紅酒和香茶般醇?
<統籌>林爽兒
<採訪>寶寶 <攝影>Gary
<鳴謝>雅博茶坊 葉惠民教授
呂珊除了懂得飲「茶」,還能沖泡一手好茶,她說:「我喜歡飲茶全因爸爸的影響,從小就習慣家中充滿茶香,爸爸儲存茶葉的鐵罐很有條理放置好,十足茶莊一樣。小時我不飲綠茶,是因為爸爸教我飲普洱,他說有暖胃功效⋯⋯自此就愛上飲茶。」呂珊說爸爸雖然收藏許多茶,卻沒特定茶具去「襯托」;對她而言,茶道和紅酒一樣,學去「飲」不難,但要飲得「精」則需要時間,這門學問真的很深哩!
泡茶手勢一流
她一邊泡茶一邊分享自己的飲茶心得,由沖泡的次序,以至拿起茶杯的手勢都十分講究,原來不同的執杯手勢可看出來自哪一門派。她說:「舊普洱可以令個胃很舒服,現在每天都習慣沖茶,每次只會沖少許份量,不過最貴都只是買千幾二千元一斤的茶葉,但每次幾斤幾斤買回來,因為每天都會沖泡,很快就飲晒!」當天葉教授把價值18 萬一餅的舊普洱親手沖泡讓大家品嘗,來自武夷山鐵觀音都沖泡一齊分享,葉教授就是希望更多人認識中國茶。呂珊也承認飲一杯靚茶可助開聲唱歌,她說:「靚茶是純和甜,舊普洱飲一小杯,會發覺喉嚨充滿回甘。」
即將於6 月3 日首度踏上紅館舞台,有多年演出經驗的呂珊也承認好驚,然而只開一場,可會覺得可惜?呂珊無奈表示:「要看老闆的檔期,反正我未試過在紅館作個人演出,開一場都很滿足了。(升呢?)哈⋯⋯唔敢講。作為歌手,能在紅館開騷始終都是歌唱事業的重要里程碑,以前諗都沒諗過,因為一直以來都是群星騷。(是否很緊張? )又不會,因為距離開騷沒有一個月,很多事要作準備,近日已忙於開會,又要練歌,又要排舞,沒時間讓自己緊張,緊張也於事無補,倒不如專心做好個騷。」
開一場都滿足
歌手每次開騷前都戒油戒辣,務求以靚聲回饋樂迷;然而呂珊卻帶笑說:「其實沒特別練聲,戒食油膩一定會,但還有食辣。每次演出前,下午食完飯就不再進食,直到完騷才會食一些,張偉文最犀利,開騷前一日已經不進食,他真的可以捱到,又不會嚷着肚餓,只是有時我同他一齊食飯,會逼他食幾條菜,其實是否肚餓都要靠意志。」
拍劇全情投入
呂珊歌而優則演,不經不覺拍劇已九年,她演出過的劇集超過五十部,但所演的都是被恰和不靚的女人。在《陀槍師姐II》中飾演被老公拋棄的女人,她甘願不施脂粉出鏡;之後演癌症病人,她堅持原汁原味,連眼線都沒有畫,其他女演員未必會接受真面目暴露於觀眾眼前,但她卻選擇豁出去:「要角色有說服力,首先要自己肯做,試問一個末期癌症病人怎會瞓在醫院還化妝?演員嘛!如果做歌手當然不可以這樣,還要化濃妝上台啦!」繼而先後與真實年紀相差不遠的陳錦鴻、蔡少芬、胡杏兒、黎諾懿、姚瑩瑩和郭羨妮飾演母子(女),她沒好氣笑謂:「其實我是做陳錦鴻的後母,只是劇情沒交代,如果交代清楚,觀眾較容易接受這對母子關係。問她內心是否真的接受?呂珊笑了笑說:「接受,演戲嘛!」只是拍劇最辛苦是同一時間接三個劇,一日幾組戲,時裝古裝轉來轉去,記服裝已教她頭痛,遇着連續四十八小時沒有好好睡一覺,更險些角色混 ;她憑着多年經驗,當然最終都沒有角色大兜亂,可憐眼見新入行的PA卻被監製罵個半死,她也多幾分同情。
後記:
葉惠民教授對泡茶甚有研究,由飲茶的歷史帶出Pop、Rock音樂演繹舊歌《蝴蝶飛》,兩者之間原來可以合二為一。葉博士說:「《蝴蝶飛》由昆蟲破繭而出化成蝴蝶,雖生命短暫但有意義,正好帶出信息,透過音樂和電腦讓年輕一代認識。」葉博士更開班教授對茶道感興趣之士,廿二年來學茶道的人平均年齡25 至45 歲佔六成,25 歲以下也佔三成,最年幼的學生年僅兩歲,但沖泡香茶的程序和手勢卻有板有眼。素來談論的以日本茶道較多, 葉博士說:「中國茶道較日本茶道更深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