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約會:鄧萃雯:默默耕耘總有人看到

說起劇集《金枝慾孽》、《巾幗梟雄》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你會想起誰?四奶奶、九姑娘,還是鄧萃雯?在「星之約會」中,鄧萃雯(雯女)跟校記分享演藝事業的心路歷程、信仰,她更引用劇中對白「救得一個得一個」,告訴校記要抱着「做得幾多得幾多」的態度,不要怕付出,「因為默默耕耘一定會有人看到」。

校記花在設計問題上的心思值得嘉許,但可能太緊張,有時候有少許口齒不清和聲線不足。但最重要清楚自己想問的是什麼,保持一個pleasant(愉快)的態度,放膽開口才可成為稱職的記者!—— 鄧萃雯

鄧萃雯檔案

人稱「雯女」的鄧萃雯是香港著名演員,1984年進入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二期,1985年演出第一部劇集《薛仁貴征東》。其後暫別演藝事業,往美國攻讀室內設計。完成學業後回港參與演出多部受歡迎的電視劇,包括近年膾炙人口的《金枝慾孽》、《巾幗梟雄》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等,更兩度獲得電視台「最佳女主角」殊榮。

文:鄭寶欣、傳媒teen使彭嘉堯、何晞彤、林錫良

圖:尹錦恩、傳媒teen使

不知是否感染了「九姑娘」在《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的霸氣,現實中的雯女在訪問之初,讓校記們感到難以親近。自言喜歡了解別人的雯女主動邀請各校記自我介紹,最後更鬼馬地拋出一句:「你好,我是鄧萃雯。」引來哄堂大笑,打破了緊張氛圍。
不知是否感染了「九姑娘」在《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的霸氣,現實中的雯女在訪問之初,讓校記們感到難以親近。自言喜歡了解別人的雯女主動邀請各校記自我介紹,最後更鬼馬地拋出一句:「你好,我是鄧萃雯。」引來哄堂大笑,打破了緊張氛圍。

巾幗梟雄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演戲

「盼角色引起社會反思」

校記﹕施樂敏(保良局李城璧中學,中四)

「每個受歡迎的角色在社會上都具有影響力,所以作為一個受市民喜愛的藝人,需要負上一定的社會責任,並盡力回饋社會。」憑《巾幗梟雄》的「四奶奶」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的「九姑娘」兩個角色,鄧萃雯連奪2009及2010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女主角」殊榮。她在演藝事業上逐漸取得成績,而信仰亦令她找到了個人價值,並學懂放下執著。

鄧萃雯在演藝路上經歷過不少高低起跌,對於被稱讚演技出色,她坦言:「過往所累積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給予我演繹角色時所需的情感。」她表示,人要反省和消化昔日經驗和過錯,避免重蹈覆轍,才會令人生更豐盛精彩。鄧萃雯亦認為,演戲不單為娛樂觀眾,「透過自己扮演的角色,引起社會反思,使戲劇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她身為基督徒,平日會善用個人的知名度,與牧師舉行佈道會傳福音,並感謝神對自己的恩典。

鄧萃雯勉勵時下青少年要有信念和夢想,不要輕易放棄,「不論身處哪個行業、崗位,年輕人都要盡力做好本分」。她深信只有不斷堅持、付出和努力學習,不怕吃虧,才會有成功的一天。

價值觀

「還擊容易 忍耐卻難」

校記﹕鄺潔瑩(香港培道中學,中六)

「默默耕耘是有人看見的。」這是鄧萃雯再度奪得「最佳女主角」時,在頒獎台上說的第一句話。鏡頭前的「九姑娘」,霸氣盡現,是亂世中的巾幗英雌;現實中的鄧萃雯,充滿自信,跟「九姑娘」一樣是個出色的事業女性。

「四奶奶」和「九姑娘」兩個角色同樣膾炙人口,不少觀眾喜歡型格、膽識十足的「九姑娘」,身為角色主人翁的雯女,則比較喜歡「四奶奶」一角,「『九姑娘』是個充滿戲劇效果和張力的角色,所以給觀眾有型和搶眼的感覺;但『四奶奶』的情操更高,(面對攻擊時)還擊是很容易的,但容忍和包容則很難做到。」雯女希望角色能帶出正確的價值觀,讓社會多一點忍讓,少一點爭執,用柔和的方法解決問題,變得更加和諧。

「九姑娘」一角讓雯女在銀色旅途上更進一步,但比起《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她更喜歡2003年的處境劇《Loving You我愛你2》。雯女表示,劇本相當具挑戰性,而且要與前輩鍾景輝拍牀上戲,她笑言當時「豁了出去」,但這樣反而有助提升演技,離「演什麼像什麼」的目標更接近,「劇中我要分飾七角,每天處於不同狀態,進入不同的人物世界,沒時間熱身,因此要學習放得更開」。

《巾幗梟雄》系列帶來成功,雯女笑稱現時觀眾只記得「九姑娘」,卻忘了「鄧萃雯」。她出席公開場合,總要以「九姑娘式」的豪邁語氣與別人打招呼,足見劇集深入民心。她現在視回饋社會為己任,「希望角色能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令觀眾能在當中獲得反思。」

信仰

「名利非我擔心範圍」

校記﹕李慧芳(觀塘官立中學,中五)

連續兩年奪得「視后」殊榮的鄧萃雯,在訪問中多次談及自己的信仰。她身為基督徒積極投入教會生活,更表示信仰令她找回自己的價值,「神真的很疼我!」雯女露出欣慰的笑容。在信仰歷程裏,雯女認為神幫助她建立了很大的自信心,發揮演戲的潛能。雯女坦言,昔日曾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但她認真思考後覺得物質並非最重要,「那些事物都很虛空,不會令自己真正快樂」。現在的雯女,反而更着重追求心靈富足。

雯女信主後,心中多了一份安全感,也明白到自身價值,「我的價值就是『我是鄧萃雯』,無論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神依然愛我。」她以往把名利放在人生首位;信主後,她學懂放下成敗得失,「完成份內工作便已足夠,收視、獎項並不在我的擔心範圍。」

信仰改變了雯女的生活態度,今天她不再追求名成利就,而是抱着使命感去演戲,「若飾演的角色能為社會帶來反思,作品就有價值。」《巾幗梟雄》中善良的「四奶奶」受大眾歡迎,雯女也因而感到高興,認為對觀眾有正面影響,「他們(觀眾)看電視時與家人有相聚時間,這比獲得片酬更有意思!」

傳天手記

用心聆聽 切忌重複問題

有機會親身訪問「九姑娘」鄧萃雯,一眾校記不免感到緊張,不過雯女不像「九姑娘」般豪邁強悍,反而非常親切,見校記不敢提問,便主動請校記自我介紹,在訪問前幫校記熱熱身。校記被雯女的親切態度融化,訪問氣氛立即變得相當熱烈。

整個訪問過程,校記都積極發問,與雯女言談甚歡。有校記問雯女對「四奶奶」及「九姑娘」兩個角色的看法,雯女「反客為主」,反問校記較喜歡哪個角色。這次訪問全部校記均準時到達指定地點,值得一讚!此外,校記準備相當充足,齊備「記者三寶」——筆、記者簿和相機,有的更帶備專業攝影器材,甚具記者風範。而校記的提問技巧良好,但有校記在雯女回答後,仍重複提問最喜愛哪位藝人,下次要緊記用心聆聽受訪者說話。

文:傳媒teen使 彭嘉堯、何晞彤、林錫良

雯女對每個校記的提問均認真思考和回應,盡顯敬業精神,也讓校記上了寶貴一課。

雯女對每個校記的提問均認真思考和回應,盡顯敬業精神,也讓校記上了寶貴一課。

信仰為雯女帶來改變,以前執著成敗得失,現在放下完美主義,着重自我價值。校記李慧芳(右二)對雯女的信仰生活感好奇,而雯女也毫不吝嗇分享信仰中的得着。

信仰為雯女帶來改變,以前執著成敗得失,現在放下完美主義,着重自我價值。校記李慧芳(右二)對雯女的信仰生活感好奇,而雯女也毫不吝嗇分享信仰中的得着。

校記訪問時不但需要提問,還要親自拍照和錄影,非常專業!

校記訪問時不但需要提問,還要親自拍照和錄影,非常專業!

儘管一開始戰戰兢兢,完成訪問後一眾校記被雯女的友善態度感染,與她「零距離」合照。

儘管一開始戰戰兢兢,完成訪問後一眾校記被雯女的友善態度感染,與她「零距離」合照。

校記感想

陳天澤(觀塘瑪利諾書院,中五)

「聽過鄧萃雯的分享,我學會怎樣放下一切,不再執著。不會再問自己有什麼得着和收穫,而是要問自己付出了什麼。」

任婉華(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六)

「讓我感到最深刻的,是鄧萃雯說年輕人一定要有夢想,而過程必定挫折重重,這激勵我要更加堅毅不屈地實現當記者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