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太合理失去話題性

《2010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第三階段結果出來了。港台的金牌節目《鏗鏘集》與首兩季調查一樣,繼續成為榜首節目。《鏗鏘集》勝出是平常事,沒有什麼可以討論。在頭二十位置節目中,港台製作佔了12個,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港台節目根本就是為口碑和輿論製作的,沒有太大的收視壓力。港台節目寄居於其他電視頻道,放在無綫或亞視的收視分別很大,所以黃金節目如《鏗鏘集》不會放在亞視首播,即使亞視多次爭取,也無法改變。

港台做出好收視並沒有太大好處,反而會招致攻擊,例如說與民爭利。港台電台頻道與商台在收聽率上有競爭,做同類型節目,曾被抨擊指與民爭利,之前的風風雨雨,令港台節目方針有變,不會刻意製作會有高收聽或高收視的節目。但若港台擁有獨立電視頻道,又會是另一回事。不再寄居於其他頻道,港台的電視節目就要面對收視壓力,必定有人會用政府投放在港台的資源與那時的收視作對比。

亞視的《感動香港》在這階段的調查中名列第七,比自己長壽節目《時事追擊》更高一名。《感動香港》收視不算好,勝在有正面迴響,認知率比其他亞視節目高,是成功「省招牌之作」。亞視近年名聲不是太好,對收視極之不利,多做一些「省招牌」的節目,短期未必有好收視,但令人對亞視感覺有所改變,值得多做。

另一點可以談談的是無綫喜劇《公主嫁到》在欣賞指數排行榜上打入十大,佔第九位,也是電視中篇劇集同階段的最高位置。無綫劇集過去也有入過欣賞指數榜的十大,排名也很高,但多是內容認真的劇集,如《巾幗梟雄》,像《公主嫁到》這種嘻嘻哈哈的劇集,甚少會被觀眾高度欣賞。

劇集的成功,除本身質素要好之外,社會大氣候的配合亦很重要。《公主嫁到》所以受歡迎,與那段時間香港觀眾需要輕鬆一下,不願動腦筋有關。劇中那些押韻的對白是很舊的搞笑技巧,但依然有效。現在播的《義海豪情》,沒有去年《巾幗梟雄》那麼勁,與社會氣候改變有關。

要發揮劇集最強力量,在排期推出前有可能的話,最好估計一下大氣候是否適合。菲律賓挾持人質慘劇令香港觀眾在那段日子多留意新聞及時事節目,所以欣賞指數亦同時有提升。

電視欣賞指數這類調查,新聞及資訊性節目很有利,年年名列前茅的都是這些節目,娛樂性豐富的高收視節目一般難以競爭。欣賞指數季季做年年有,但一本正經的調查,幾乎只為一本正經的節目帶來榮譽,港台作為主辦單位,令人有為自己臉上貼金的感覺。

無綫的電視頒獎禮大家會覺得是屬於無綫的,港台的欣賞指數調查,也很港台,結果通常是合理得不能再合理,難怪大部分追求話題性的傳媒不是太樂意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