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免費電視發牌事件令很多負面情緒指向無綫電視,所有無綫過去的負面東西都一次過被翻炒出來。雖然發不發牌是政府的決定,但無綫就同時成了眾矢之的,若我是無綫,我一定立即派人上街請願支持政府發牌,以免繼續損害自己形象,因為以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都因舊顧主要賣盤就當然要將帳目做好,將帳目做好的方法就只有開源節流,所以轉手前的一段時間盡是節省為上,於是釀成很多藝員感到不公平或有為了省錢而放棄質素的感覺,當中的反效果到了今時今日現形,可憐現時接了這個燙手山芋的老闆,計時炸彈要自動爆炸,即使想改革都來不及。
從另一方面看,無綫的慣性收視都是很有可能被搶去,因為過往的慣性收視,某程度上是由於科技的遲鈍造成。昔日的顯像管電視無法自動追蹤頻道,要靠人手不停撩動去校台,而第一個被調校出來的一定是無綫,當時的電視機每次被開着又都必定是播放第一個頻道,於是香港人就在數十年間養成了只要開着電視機就看無綫的習慣。而且當時沒有遙遠控制器,由開着電視機等到顯像管着了燈再等到畫面全亮,再要看一會兒節目去決定是否需要轉台至少要等數十秒,而呆站於電視機前數十秒很是累人,所以在顯像管電視機年代,開着了電視就會坐到沙發上去,看上大半個小時,發現真的不對勁才會稍移玉步去轉台,香港的房屋雖小,那段路雖不長,但香港人在這方面確實很懶,於是人的一小步變成了人類的一大步,慣性收視因此形成。然而現時的電視已可自動校台,且無敵的遙控令轉台變得輕易而舉,加上收費電視的頻道已伸延至國際,還有智能電視令全世界的電視劇都掌控於指尖,所以無綫想要繼續享有慣性收視絕不容易,再加上今次的風波,將來的日子恐怕連經營都相當困難。
以往那種電視汁撈飯的日子已然遠去,香港的電視台要重拾昔日光輝可說是不可能,這樣的求生環境下,香港電視即使得到牌照,要賺錢都不容易。若然今次王生真的無法得到牌照,倒不如致力發展網上頻道,因為只要內地的電視網站依然存在,將來五至十年家家戶戶擁有的都會是能夠上網的智能電視,故很可能就是智能電視改變電視的生態環境,讓未來全變成一個網上的世界,所以辦一個網上電視台可能得到更多觀眾,賺得更多廣告收益。
(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