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觀眾重資訊 無綫加強時事節目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項調查發現,香港電視觀眾最多收看新聞及時事節目,並認為資訊性、主題與內容是否健康正面以及觀點是否客觀持平為節目質素最重要的元素。

因應通訊事務管理局諮詢公眾對免費電視節目質素及種類的意見,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透過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1,017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調查發現,無綫電視是全港最多人認識的電視台,接近所有受訪者(99.6%)表示曾聽過無綫電視名字,並且有超過九成三的受訪者(93.9%)在調查進行之前的一星期內曾收看其電視節目。曾收看其他電視台節目的受訪者比率依次為:亞洲電視(55.6%)、有線電視(31.1%)、NOW寬頻電視(21.9%)及香港寬頻(8%)。

在受訪的無綫電視觀眾中,以收看新聞及時事節目(77.5%)及劇集(74.9%) 為主,其次為綜藝及娛樂節目(27.8%)、旅遊/飲食/生活節目(15.7%)及音樂與文化藝術節目(5.7%)。

約三分二被訪者(65.6%)認為政府應該以申請機構現有節目質素作標準,去決定發新免費電視牌照。當他們被問及電視節目質素應包括那些要素時,最多受訪者選擇的答案依次為:資訊性(71.2%)、主題及內容是否健康正面(67.1%)、觀點是否客觀持平(66.4%)、教育意義(63.9%)、娛樂性(59.1%)以及文化內涵(58.9%)。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博士表示,香港市民最多收看新聞及時事節目,並認為在評價一般電視節目質素時,節目的資訊性、主題及內容是否健康、觀點是否客觀持平、及其教育意義,都是比較重要的考慮。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陳樹鴻說:「觀眾對電視新聞及時事節目需求大,並認為節目資訊性十分重要;無綫電視因此計劃進一步加強新聞及時事節目內容;而為了培養更多年輕人加入電視廣播行業,我們正與各大專院校商討,每年舉辦以時事資訊及紀實為題材的製作比賽,讓有志投身電視新聞廣播行業的學生有機會學習依據嚴格的電視業務通用守則,包括節目標準及技術標準製作作品參賽,學生作品將有機會在無綫電視的多個平台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