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寫亞視,意猶未盡。
《法網群英》勝算有多高?本土製作,久違了,淡忘了。幕前勝在人多勢眾,於亞視混了多年,有名有姓有點地位的,都來參演。外援是吳啟華與蘇永康,客觀的現實是,Out Out哋。
但,以上都不重要。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幕後靈魂鄧特希。鄧早年曾聲勢浩大加盟亞視與無線一戰,卡士超龐大,卻輸得超慘烈。
《俠骨仁心》照搬他在無線的告別代表作《妙手仁心》,醫護人員的專業與愛情平實地寫,這是他一貫手法,人人說話舉止都有濃得化不開的中產味,這一點,就是致命傷。
亞視的觀眾層面與無線有多大分別?像兩個宇宙的人。這說法可能太誇張,但多年經驗證明,照搬無線方程式過亞視重演一次,必死。亞視觀眾層老化問題嚴重。
甚至,卡士大小或是否香港人也不重要。像今日的亞視,最收得的是長篇韓劇,倫理糾纏再糾纏,大婆力拚各式二奶,男人是大男人或小男人都有賤味,像《好老婆大聯盟》,就掂。
鄧特希的《法網群英》,毋須諱言,就是亞視版的《壹號皇庭》。這是他的成名力作,一拍便停不了,每一輯都捧出一線新血,幕前幕後都Hit爆,但,又照搬亞視?韓劇Feel的倫理纏腳布在哪裏?沒有?就險險險。
幸好,看宣傳片,警匪味加強,隨時臥底重現,戲味並非全部押注在法庭戲上。款式多總是好事。而且避過世界盃檔期,加上本地製作久久未見,新鮮感或許帶來生機。
但,機會更大的應是《勝者為王》。這是亞視上世紀的戲寶,收視10幾點隨時可得,賭局加特技可殺盡老中青觀眾,只是當年拍得太多太濫,觀眾厭倦後便不復再見,今日重現,卡士夠猛,蔡少芬不能原聲演出,但杜汶澤及張智霖能原音原汁原味,後期熬時甚久,啤牌飛天頓地應有瞄頭,9月播出,仍未撼正無線台慶劇,《勝》若拍得正路,水準回復當年八、九成,雙位收視可否奢望重現?
May姐仍有May姐味
今日的亞視,仍等待黎明。
黎明會否是黃麗梅?
May姐回娘家了,為何宣傳這麼少?
依然魚有魚味,雞有雞味,黃麗梅有黃麗梅味。節目名稱叫《美味情源》又叫《美味情緣》,真平凡。但平凡就是美,May姐不賣親切的平凡味,又賣甚麼?
節目看真一點,與以往不變,還是May姐搵老友講食材。海鮮肥美,一一上碟,再看,噢,原來某酒家提供,May姐就是這食肆顧問。
鱔味略重,黃麗梅再大讚,也減掉分數。而且,製作比昔日黃金高峰期,即May姐與哥一齊併肩遊世界吃盡環球美食,檔次低了至少一級。算吧,今時今日的亞視,慳皮才是主道,就算有贊助也必須睇餸食飯,怎像幟哥擔演《為食總司令》這般威風?
幟哥做食家做主廚做老闆做主持都稱職,總司令一做便做足一季,身邊必有王君馨提高腔調聲聲讚美,幟哥地位已迹近蔡瀾級數。上周收視23點,見得人啩!
但,黃麗梅的吸引力只剩七、八成,《美》上周得5點。不低,也不太高,至少輸給《多多益饍》。
《多》亦賣食,主持又是食肆老闆。唉,今時今日,每間電視台只向錢看,誰是老闆誰便能現身熒幕大講特講,主持何須訓練?以前Ricky亦算年輕,相貌堂堂,今日不太苛求了。幸好《多》亦有特色賣點,就是藥饍,兼有古靈精怪食材,蠍子如何弄得好吃?畫面帶點獵奇,收視便錄得6點,勝過亞視之寶May姐。黃麗梅服氣嗎?
不服,也不要胡亂跳槽。
像肥媽,一離開有線,跳過來亞視便像失去頭上光環。《肥媽老友記》愈做愈沉寂,原來擁躉亦有收看慣性,能打破此定律的只有幟哥。總司令,你好嘢!
■鄧特希邀得蘇永康助一臂之力拍《法網群英》。
■黃麗梅賣的是親切的平凡味。
(電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