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管局向亞視提出續牌條件,其中一項是承諾未來六年須投資23.32億元。以粗略23億計,以六年攤分,即平均一年高達三億幾四億。
無綫要求更高,未來六年要63.36億。不過,以亞視一間仍在虧蝕的公司來計,這23.32億,比無綫的63.36億更困難。
無綫年年賺錢,一年的預算也不止十一、二億,所以不構成任何負擔,但亞視情况不一樣,未來這23億幾,隨時可能蝕掉一大截。
廣管局出這一招,對股權爭拗未息的亞視,起了某程度上的穩定作用,至少令那些不真正想在亞視投放很大資金的人,重新考慮應否入股。
不是每個對亞視有興趣的投資者都想全力做好亞視,有人認為輸少當贏已很好,也有人以極低成本來經營,賺取微薄利潤,或者找到適當的買家後,用這蝕本的公司賺取利潤。
為何蝕本電視台一樣有人爭?理由很簡單,因為擁有一家電視台,比做其他生意獲得不同方面額外的尊重,這是投資其他行業未必得到的。
免費電視台無論收視如何低,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有影響力,所以主要股東會得到不少優待,甚至有利其他方面的投資。
亞視目前本地製作甚少,股東王征曾經在北京開過大型發布會,宣布會注資數十億入亞視,並獲多家大企業承諾廣告上支持。
23億幾遠低於王征的公司承諾,廣管局的條件,是對新股東的考驗。林百欣時代,一年試過蝕三億幾,累積虧蝕不少於20億,未來亞視老闆也要有蝕掉這數目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