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聽到批評無綫的聲音,除了處理新聞的手法之外,最大的指摘,是缺乏創意與進步。
無綫做得不好嗎?與其他本地電視台相比,又真的不是那麼差,或只能歸咎其他台做得不好。
幾十年擁有全港八成以上的電視觀眾支持,每年維持至少一部高收視好口碑的劇集,又有大批觀眾追看的綜藝遊戲節目,以一個本地電視台來計,已達到一定的滿意要求。
那無綫還要在哪方面再進步呢?
把目光推開一點,不單看香港,看看鄰近地區的電視台,我們會看到別人的進步。
這樣一比之下,很易發覺無綫在這十幾廿年之間,進步甚少。當然,再把亞視來比更不用說。
本地收視未必反映出倒退或進步太慢的現象,但只要留意其他地區的電視頻道及製作,就知人家已進步不少,而且不只追上來,某程度上已超越了。
港劇現時以無綫為主,創作製作模式停留在八、九十年代,製作預算甚至在收縮,內容愈來愈針對本地觀眾。
日、韓劇曾引起潮流,證明兩地劇集製作的進步,中、台劇也因市場擴大,成本扯高了,尤以內地更甚。
目前在內地收視口碑甚勁的《三國》,每集製作費高達一百八十萬人民幣,而另一種反映內地社會現狀的生活劇也愈來愈受歡迎。
港劇類型創新的近年甚少,續集頗多,創意也停留在過去的成功之中,創作出高收視好口碑劇集的幕後功臣今年會相繼離開無綫,外界對無綫劇集未來的創意更感憂心。
還有其他的問題,明日續談。